缘来是书
高三毕业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碰过书。关于书印象最深刻的是高考的前一天,很多同学把书籍撕成碎片从楼上飘落,一片一片如雪花在空中肆意飘落,就如同学们挣脱书堆里的心,我终于解放了,自由了,不要再过读书这种压抑的生活,我要去看看外面更美好的世界,我要品味真实的人生。
如我所愿,大学四年,除开专业书和一百多本课外书,我没有其他涉猎。写作水平也从高考时的一小时一千多字下降到看到题目不知如何下笔,拿起一本书犯困,心里也想读书是学生时代的事。
有人说,思想和行动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当思想没有改变,行动的结果也可以看见。工作几年,只感觉世界离我越来越远,我羡慕那些可以针对一个事件可以提出真知灼见的思想者;我羡慕那些有一技专长的贡献者;我羡慕像马斯克那样可以把自己想法化为行动的实践者。我现在是哪种?
回顾这么多年我忽然发现我就是一位应试教育人,没有自己体系的学习方法,没有人指导,不能完成一门技能或知识自学;没有自己独立不受别人左右的思想,情绪容易被人影响。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环顾四周,是环境影响我吗?那为什么还会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一个从大学毕业就未再学习的人能看到多大的世界?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最好的时间也是现在。想那么多还不如干来得实际。重新读书,首先是《如何阅读一本书》,通读过后,醍醐灌顶,系统改进自己的读书方法。当时正在做会计岗工作,报了一个在职大学,系统把会计知识重新学了一遍,并获得会计学位,学完以后发现工作中遇到的那些难题不再那么难,书本告诉了我答案;我一直喜欢英语,为拾起我的英语水平,每日坚持学一篇英语报道,坚持六年,不知道英语有多大进步,但很神奇地能看懂外刊,能不知不觉地蹦出几个英语口语,甚至能教自己孩子英语了。书告诉了我答案,告诉了我做事的方法,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
曾经一度在工作很迷茫,找不到工作的方向,感觉不到做事的意义,一本本书给了我答案。《道德经》中说,狂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只要目标正确,坚持就会有答案,苦难是一时的,不会长久;五年前母亲的去世让我一度心情低沉,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在亨利.詹姆斯致友人的信中,我知道悲伤终将过去,但我们还在。书中一个个智者不断告诉我生活的智慧,告诉我生活的意义,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让我不再迷茫。
缘来是书,缘来是书后面一位位智者,每次抚摸着一本本书,就感觉有人轻轻地对我说:“不用紧张,不要害怕,向前走,别慌张。”感谢书的陪伴,感谢书帮我跨过一个个栏槛。缘来是书,感谢有你!(朱艳华)